策海灵机一动,“要不我让人去找万家嫂子要一套万大发生前的衣物?”
如果衣物的长短大小合适,这就有了几分相近之处。
裴离存着几分提点朱县令的意思,“朱县令,你还有什么看法吗?”
朱县令思索片刻,“嗯……那就先说说这具白骨吧,人死之后,尸体必然会腐烂,尸体若埋于地下,或淹于水中,经历几年的时间,尸首早就腐化成泥了。”
他指向尸骨的一处,“你们请看,这具白骨的关节之上,尚有一些跟腱没有完全褪去,由此推断,这具白骨的形成应该是一年左右,而万大发的失踪也是一年左右。”
万大发失踪的时间和白骨主人死亡的时间一致,在他认为,这些并不是巧合。
他继续分析着,“据淘井人说,王家弃用此井已经很久了,是他家的老管家自作主张请人淘井,才发现了这具白骨。”
这就有一个问题了,王老爷为何会弃此井而不用?
还有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这具白骨重见天日之后,王老爷居然不是急着去报官,而是派人掩埋了尸骨。
甚至为了怕流言传出,用钱财收买淘井人,还有自家的下人。
沈初摇了摇头,“朱县令,对于你刚说的一些尸骨的看法,我不敢苟同。你刚刚分析的确实是丝丝入扣,但你却忘了一件事,那就是因时因地的不同。”
朱县令来了兴趣,“还请沈姑娘赐教。”
沈初解释道:“按正常来说,一具尸体变成一堆白骨,一年的时间血肉如泥,而白骨长存,这一点我毫无疑议。”
她话音一转,“但是如果换另外一种地方呢,比如说埋在土里,浅水里,深湖或者深井里,这就完全不一样了。”
尸体腐败主要是需氧菌的作用,故暴露于空气之中供氧充分的地面尸体,腐败进度快。
土中尸体因溶氧有限,腐败进展较慢,水中埋藏的尸体,由于缺氧腐败最慢。
同样,温度也会影响尸体的腐败,温暖的环境会加速尸体的腐烂过程,而在寒冷的环境中,腐烂速度会减慢。
例如,在炎热的地方,尸体可能在2个多月内腐烂成白骨,而在寒冷干燥的地方,可能需要一年或更长时间?。
“所以我判定,这具井中的白骨没有三年时间,绝对变不成如今这副样子。”
朱县令一点就通,在张大奎和孙策海还在揪头发的时候,他便能举一反三了。
“沈姑娘刚刚的意思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