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特有的品质——骁勇善战、吃苦耐劳且心地单纯善良,性格勇敢而朴实无华。
正因如此,当他们投身战场时,展现出了超乎常人想象的强大战斗力。
时间来到同治三年,局势动荡不安。当时,滇地回民曹灿章和蓝朝柱率领着数万名部众浩浩荡荡地越过雄伟险峻的秦岭山脉,气势汹汹地攻入汉中之地。
就在所有人都为汉中城的安危捏一把汗的时候,黄鼎率领着他那支由一千余名彝兵组成的队伍挺身而出。
夜幕笼罩之下,黄鼎亲自指挥着这群彝兵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奇袭行动。
他们如同鬼魅一般悄然无声地接近叛军营地,趁敌人不备突然发动猛攻。
这场突袭犹如雷霆万钧之势,打得叛军措手不及。
经过一番激烈厮杀,几乎将蓝朝柱的部下全部擒获或者当场斩杀。此役过后,黄鼎声名远扬,震动天下。
紧接着,黄鼎乘胜追击,带领着他的彝兵继续征战。
不久之后,在八里坪一带,他们成功地俘虏了敌军首领曹灿章。
至此,黄鼎及其麾下的彝兵以赫赫战功赢得了朝廷的高度重视和赞誉。
朝廷将黄鼎视为定国安邦的中流砥柱,对他予以重用。
黄鼎本人也因功晋升为陕西道员,并荣获赏赐二品顶戴以及直奋巴图鲁勇号等殊荣。
从此,他的名字成为了人们口中传颂不衰的英雄传奇。
且说那黄鼎所率领的彝字营与革命军之间的交锋可谓频繁异常。无论是汉中之战、巴中之战,还是成都之战,皆有革命军与彝字营激烈对抗的身影。
就在此时,只见远处尘烟滚滚,马蹄声响彻云霄。原来是马振和挥舞着寒光闪闪的大刀,身后跟着大批气势如虹的革命军骑兵,如疾风般疾驰而来。
彝兵们见状,不敢有丝毫怠慢,迅速集结成阵,纷纷举起手中火枪,瞄准飞奔而至的敌军。这些彝兵皆是猎户出身,平日里以打猎为生,练就了一身超凡的射击本领。只听“砰砰砰”一阵枪响,马振和身中三枪,身形猛地一顿,胯下战马速度也骤然减慢。
然而,马振和不愧是原关中起义军中赫赫有名的第一猛将!尽管身负重伤,但他的斗志却愈发高昂。鲜血染红了他的战袍,可他依旧毫不退缩,奋勇杀敌。
他身上多处受伤,伤口不断渗出血迹,但他紧紧咬着牙关,用布条简单包扎后,便继续挥舞着大刀,高声呼喊着冲向清军,与他们展开近身肉搏,战斗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