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再次落下时,郁沉甯正在医务室整理药材。
窗外,鹅毛般的雪片密密匝匝地落下,很快将兵团染成一片纯白。
炉子里的火苗微弱地跳动着,呵出的白气在面前凝成霜花。
“郁姐!”王铁柱一头撞进门,带进一股寒气,“不好了!运输队在半路遇上了暴风雪,煤车陷在三十里外的雪堆里了!”
郁沉甯手中的药碾停了下来:“储备煤还有多少?”
“只够用五天了!团长说全兵团进入紧急状态,缩减取暖用煤,医务室和育婴室优先。”
王铁柱搓着冻红的耳朵,“周金妍那帮人又在嚼舌根,说要是你上次没把大学生名额让出去,现在早就在北京暖和的教室里了…”
郁沉甯轻哼一声。
自从比武大会后,周金妍表面上消停了,背地里的小动作却不断。
不过奇怪的是,那些小动作越来越…笨拙。
上次试图在郁沉甯的水杯里下泻药,结果自己拿错了杯子;再上次散布谣言说郁沉甯偷药,却被当场揭穿造谣。
仿佛她的“运气”越来越差了。
“铁柱,你知道附近哪有黏土和砖块吗?”
“后山有个废弃的砖窑,黏土多得是。郁姐你要干啥?”
郁沉甯没有回答,而是拿出纸笔快速画了起来。
几分钟后,一张精巧的结构图呈现在纸上:曲折的烟道像蛇一样盘绕,一头连接炉灶,一头通向屋外的烟囱。
“这叫‘地火龙’,东北农村的老办法。”郁沉甯指着图纸解释,“在屋里地下砌烟道,炉灶的热气通过烟道散热,比直接烧炉子省煤,取暖效果还更好。”
王铁柱瞪大眼睛:“郁姐,你咋啥都会?”
“书上看的。”郁沉甯含糊其辞,其实这是她在原世界某次东北乡村医疗支援时学到的,“帮我找几个人,我们先在医务室试点。”
三天后,医务室的地火龙建成了。
徐教授贡献了几味草药加入砌墙的泥浆中,说是能防裂还保温。
当炉火点燃,热气顺着地下烟道流动,整个医务室的地面渐渐温暖起来,室温比烧煤炉时还高了五六度。
“神了!”前来参观的赵团长摸着温热的地面,连连赞叹,“这法子省煤多少?”
“至少三分之二。”郁沉甯擦了擦额头的汗,脸上沾着泥灰,“如果能推广到全兵团,现有的煤够撑过这个冬天。”
赵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