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回答让李祯惊讶地问道:“后主不是昏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是...”陈恪坚定回道:“但也不是雄主,后主的厉害之处就在绝对信任诸葛武侯,甚至在武侯去世后按‘出师表’提到的人名来任命官员。”
“他很清楚,诸葛去世之后再无‘还于旧都’的机会了,所以在诸葛瞻战死绵竹后果断投降,以‘此间乐不思蜀’的傻话保住了全家性命。”
这个回答还是出乎大家的意料,李祯不由问道:“后主既知再无‘还于旧都’的机会,为何让姜维九伐中原?”
他还是缓缓地回道:“因为攻击是最好的防守。”
这个回答彻底推翻了后主昏君的定论,这位昏君竟然知道攻击是最好的防守,而史上许多有名的皇帝都不知道这个理,包括大兴王朝的太宗、文宗皇帝。
所以陈恪利用这个机会继续说道:“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不做战争准备的那一方永远是被动的。”
他想说“是被消灭的”,但忍住了。
而李祯和刘太后是何等聪明的人,知其所言的“被动”是什么。
这个问题过于沉重,刘太后岔开这个话题沉声问道:“陈卿想效仿的古人是谁?”
听到这个问题陈恪动动嘴唇、又动动嘴唇,在李祯和刘太后好奇的目光下无奈地回道:“非要效仿古人,臣还是喜欢留侯。”
这个回答可以有,李祯也可以问道:“你想修仙?”
“不是臣想修仙...”陈恪郑重回道:“而是留侯遇到的是汉高祖。”
这个回答让众人不解,目光一齐看向陈恪。
陈恪不得不解释:“留侯和武侯是一类人,区别就在留侯遇到了汉高祖,而武侯却遇到了后主而已。”
这个解释让殿内众人的脑子里发出“轰”地一声,这是一个极其新颖的说法。
因为在历史评价中留侯和武侯是两个极端,一个风轻云淡、一个鞠躬尽瘁。
这个评价忽略了他俩所处的环境,仅从个人表现来予以评价。
而陈恪却从当时的综合环境来予以评价,充分体现了君主的重要性。
这个评价体现了他的君主观,让李祯和刘太后非常满意,认定陈恪是个贤臣。
对这位贤臣刘太后决定轻松点,温和地问道:“哀家见陈卿犹豫一下方才回答,不知陈卿真正想做的是什么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