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一样。
可在混乱中,却升腾着一股浓烈的特殊气息。
曹俨无法明确这股气息是什么,李祯也不知怎么形容,站在宣德楼上的他看着城下混乱的人影,却欣然感受着这股浓烈的气息。
他的感觉非常好,这就是民心所向吧。
而刚刚走上楼来的刘太后仔细看看,欣慰地下了定义,“包拯敢作敢为,京城民心可用。”
听刘太后下了定义,李祯笑道:“娘、可能是陈恪的建议。”
刘太后点头肯定这个说法,但仍然肯定包拯的作为,和蔼地说道:“包拯能够及时下令,十分难得。”
然后低声说道:“这时你就要想到一件事,如不下雨那些人会怎么做?”
李祯低声回道:“涉及京城安危、百姓生死应预则立。”
他说得不错,涉及如此重大的事不应该怕折腾。
而刘太后却否定他,“在那些人心里,哪会去管京城的安危、百姓的生死?”
刘太后说得也不错,那些人确实如此。
李祯当然明白,坚定地说道:“不管他们怎么说,像包拯这样敢作敢为的臣子必须保住。”
听到这话刘太后笑了、轻声说道:“那我娘俩就要好好研究一下如何保住包拯了。”
刘太后也要保住包拯,有这样一位敢作敢为的官员在朝堂上站着,她的心里踏实。
包拯可能面临百官弹劾,不管下不下雨。
刘太后明白、李祯也明白,包拯更明白。
但站在府衙高台上的他,这时却没想这事,看着混乱的场面他知道做对了。
就这种混乱状态,如在紧急情况下发生这种混乱,堤坝溃堤了、人都淹死了,救灾队伍还没整顿好呢!
好在这种混乱局面很快过去,兴国府衙事先有预案,又进行了统一的部署,各保长在惊慌一阵后知道自己该怎么办,而允许大保长惊慌的时间更充裕一些。
等大保长带着这路人马冲到集合点位,都保、副都保已经研究好几拍了,可以一脸镇静、从容不迫地部署下去。
看到混乱的局面结束,各支救灾队伍有序奔向各个点位,包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大家都有活干了,他也要去干自己的活,向那个方向深深地看一眼,转身走下台去。
包拯看向的就是太学院,那里、三千余名师生正严阵以待,排成的方阵四四方方,而站在阵前的就是太学院山长胡缓、国子监祭酒李仲文、鹤翔书院山长高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