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的阴影之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冲在最前的吴军士兵纷纷中箭倒地,哀鸿遍野,惨叫声与兵器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悲壮的画面。
鲁淑、凌烈与韩综,三位将领各自率领着残部,试图从左右两侧突破重围。他们的眼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尽管心知此战凶多吉少,但仍不愿放弃一线生机。
然而,司马昭布置在弓箭手后面的二万骑军,如同蛟龙出海,迅猛异常,他们紧追不舍,欲将吴军分割包围,逐一进行歼灭。
司马懿见吴军从东城门逃走后,立即下令文健率领的五万大军继续坚守兖州城,以防城内剩余的吴军反扑。同时自己与文聘各率五万大军,与东城门外司马昭的人马会合,意图一举歼灭这股仓皇逃窜的吴军。
战场上,战马嘶鸣,尘土飞扬,每一次冲锋都伴随着生命的消逝与荣耀的绽放。鲁淑等人虽勇猛无双,但在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之下,也渐感力竭。他们的心中充满了不甘与愤怒,但更多的是对士卒安危的担忧与无奈。
就在吴军即将被彻底击溃之际,鲁淑突然灵机一动,他高声呼喊道:“向徐州撤退!我们与徐州城内守军汇合后再做打算!”这一声呼喊仿佛给了吴军残部一丝希望之光,他们纷纷振作精神,拼死突围。
然而,魏军的包围圈越收越紧,每一刻都有吴军士兵倒下。最终,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鲁淑、凌烈与韩综各自率领着本部兵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与魏军苦战,终于突破了魏军的包围圈,朝徐州方向疾驰而去。
当他们抵达徐州城下时,已是疲惫不堪,伤痕累累。十万守军,如今只剩下五万人马,损失过半。
望着徐州城楼上飘扬的吴军旗帜,他们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劫后余生的庆幸,也有对牺牲战友的哀悼。
当司马懿亲率铁骑,如狂风骤雨般出城,誓要穷追不舍那逃逸的吴军残影之时,文健则按照之前大都督司马懿的叮嘱,秘密派遣精锐万余人马,如幽灵般悄无声息地逼近了那隐匿于繁华背后的魈影教总坛。
然而,当这支人马如潮水般涌至,欲将魈影教巢穴一举捣毁之际,眼前景象却令人愕然——总坛之内,竟是一片死寂,唯有几位衣着朴素、手持扫帚的仆人,在空旷的大厅中缓缓穿梭,似是对即将来临的风暴浑然不觉。
从这些仆人口中,文健意外地撬开了一扇通往真相的门扉。原来,魈影教的众教徒,在教主欧阳仁与夫人梁霞的带领下,早已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