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会议就没有什么空话,基本都是总结上周的实验情况,一针见血地指出实验里的不足,或者安排接下来的实验日程。
\n
整个实验室一共有16个人,加上他们这些实习生就有19个人。
\n
马院士是总负责人,其次是常教授。
\n
对于马院士和常教授口中的各种专业术语,许青舟倒是不陌生。
\n
他曾经主持过好几颗量子卫星的研制工作,对什么轨道参数之类,量子态之类简直不要太熟悉。
\n
当然也有不一样的,比如那时候的量子卫星研制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发射的基本都是中高轨道卫星。
\n
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嘛。
\n
现在算是处于开疆扩土的阶段。
\n
低轨卫星,星地之间的对准和跟踪的难度直线上升,接收到量子信息同样很少。
\n
许青舟所在的这个组,主要是提供算力支持,有5个人,除了钟勇涛教授,还包括了2个博士,外加许青舟和邓子怡2个。
\n
现阶段的工作内容——负责设计量子态和纠缠态的数学模型和算法。
\n
这个模型,将会和之前已经完成了的姿态控制模型,自由空间损耗模型等等,合并组成一个完整的模型系统。
\n
工作会开完,大家很快又投入工作里。
\n
钟教授组这段时间的任务是制作量子态的数学模型。
\n
量子态在量子力学中通常表示为一个复数向量的线性组合,这个向量存在于一个称为希尔伯特空间的抽象数学空间中。
\n
钟教授带领许青舟和邓子怡负责模型中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