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他今后也不用再四处奔波求人了。”
\n
弘文馆、集贤殿书院、史馆、翰林院,集中了当下大唐最顶级的一拨知识分子,他们的社会地位非常之高,而且属于天子近侍,是属于中枢行列的。
\n
其中的翰林院,掌起草诏制,这也是很牛逼的,等于是国家大事,你是第一个知道的。
\n
但是呢,翰林院有这个权力的,只有六个人,叫做翰林学士,其中有一个更为特殊,叫做承旨,等于是李隆基只会将旨意告诉他,然后他和另外五个人负责起草。
\n
眼下的承旨,叫蔡有邻,当下大唐八分书第一人。
\n
八分书是隶书的一种,常用在皇帝颁布的制诏书敕当中,那么翰林学士这一职责,明摆着与中书舍人重叠了。
\n
那么区别在哪呢?就是正式诏和急诏,两边都具备最高法律效应。
\n
李隆基为了避免诏书交给一个部门,从而导致难以保守机密和应付急需,所以将急诏的权利给了翰林学士。
\n
盖擎来长安不久,又是在军府,所以对皇城的官制并不了解,虽然眼下正在逐渐熟悉的过程当中,但他还是说错了。
\n
韦妮儿笑着纠正道:
\n
“李白只是待诏,不是学士,他没有权利起草急诏,翰林院分为两种人,一种叫翰林学士,一种翰林待诏,翰林学士只有六个,可参议政事,起草急诏,翰林待诏多为文艺专长之人,分为四类,文学待诏、书画待诏、琴棋待诏、阴阳待诏,盖将军觉得,李白应该是哪种待诏呢?”
\n
盖擎一愣,没想到翰林院原来也挺复杂,他从前没有在长安做过官,加上皇城的部门编制,其实也一直在频繁改动,所以他也是糊里糊涂,一知半解,只是听说翰林院权利不小,敢情说的是翰林学士啊。
\n
“那么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