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参考价值。
\n
今晚的宫宴上,最不缺的就是文学大家和诗赋大能,所以对于李、王这两首新诗的品评,极为消耗时间。
\n
大家都在认真的分析和琢磨,其实也在学习,毕竟两人展现出了超高的诗赋造诣,让很多自诩为诗词行家的大佬,也是自惭形秽。
\n
宫宴上,议论之声从未停下来过。
\n
王昌龄和王之涣就坐在一起,两人也在交头接耳,议论着李王的诗。
\n
其他人都将他们俩的作品定为第一第二,但是惟独他们俩不这么想。
\n
只有行家,才能看出其中的玄妙。
\n
“作诗,需神游天地,俯瞰宇宙,福至心灵之下,凭机缘抓取那一丝真髓,所以名篇大多为妙手偶得,方能浑然天成,”王昌龄感叹道:
\n
“我那篇秦时明月便是如此,置身于幻境之中,神游于天地之外,方有灵光一现,李王急促应制,能出这样的大作,吾所不及。”
\n
王之涣非常认同,点头道:
\n
“确实如此,临时起意本就偏离诗道之奥义,惟有独得胸衿,究其妙旨、方成入神之作,我们需要的是忽然间的豁然开朗,恍然之下的大彻大悟,二人之应制没有堆砌溢词,通篇俗语,难度太大,我亦不能及。”
\n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n
单从四首诗来评价,严挺之的排名没有问题,但是从人的角度来评价,李王其实更胜一筹。
\n
因为应制,本就难度极大,所以才造成了多为堆砌华丽辞藻,大数人看不懂的无聊诗篇,没有一点值得传颂之处。
\n
但是两人今天在灵感被动之下,即兴创作出两首通俗大篇,其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