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n
都跟玩儿似的,过家家呢。
\n
眼下的朝臣,可都是伺候基哥过来的,自然在科举上面,也都很敷衍,当回事的没几个,因为在开元后半时期,进士几乎就没有起来的,坐镇朝堂的,都是大官后代。
\n
进士的上限,似乎已经被掐断了。
\n
李琩环顾殿内,沉声道:
\n
“《礼记·王制》载: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而科举之进士,寓进而为士者,可进授爵禄也,朕愿视之为国宝,赐其以尊荣,授其与爵禄,然当今朝野,进士凋敝,非朕所愿,改革之事,迫在眉睫,卿等焉能误国,误朕,误我天下寒士?”
\n
这话一出,任谁也能听的出,陛下改革之心是非常坚定的,不改不行了,人家卢奂都给你推后两个月了。
\n
既然延期,那么抵京士子的一应开销,自然是要算在朝廷头上。
\n
李林甫也不含糊,直接让户部拨款,供应留京士子,直至开考。
\n
而李琩则是在放了几句狠话之后,结束朝会,让这些人有个心理准备,因为不过几天,他的新的科举方案就是推出来了
\n
改革科举,这是分蛋糕。
\n
任何时候,蛋糕都是那么大,只是看谁吃的多,也就是说,李琩一旦决定动科举,关中集团就必须让利,不让利等于改不动。
\n
凭白让人让出自己的既得利益,这是非常困难的,而科举为什么这么牛逼,就是因为它将这个分蛋糕的过程,表达的非常公平。
\n
那么一旦公平建立,谁去破坏,谁就是坏蛋。
\n
朝堂衮衮诸公,正人君子,谁愿意脑袋顶上扣个“坏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