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安庆宗等人留京的初衷,就是清理范阳进奏院裴宽的党羽。
\n
每一任节度使上任,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肃清进奏院,因为这里是他们留京的口舌,也是获取京师消息的主要来源。
\n
但是他们清理的过程非常艰难,因为进奏院这些人的头儿裴宽,当下是户部尚书,而且与李林甫修复了关系。
\n
或许是因为颜杲卿这一次宁死不屈,在大理寺的严刑逼供下死保裴宽的缘故,老裴现在对老颜家特别的信任,他觉得这家人有气节风骨,靠得住。
\n
所以范阳进奏使虽然换成了张忠志,但是可以去中书门下汇报范阳情事的,却是个理事,名叫颜幼舆,颜真卿的五哥。
\n
这个人原本就在范阳进奏院,安庆宗他们换不动,因为裴宽打招呼了,只准颜幼舆入宫奏报,其他人中书门下不认。
\n
如今的中书门下,与以往不同了,朝集使的权力被大大削弱,参议政事的,是三省六部的主官,外加左右仆射与左右丞,侍郎都进不来了,朝集使成了记录会议内容然后传达省内的肉喇叭。
\n
李琩这样的安排,自然是避免中书门下成为李林甫的一言堂,朝集使不一定敢反驳李林甫,但是六部大佬可不一样,谁说的话不爱听,我一样不给面子。
\n
中书门下大堂,文德元年的第一次议事,堂内的布局也发生了变化。
\n
李林甫居中,背后是萧华、韦陟以及中书省的一些记录官,门下省李适之居左侧上首,陈希烈坐在他身侧,然后依次是裴耀卿、盖嘉运,以及尚书左仆射李琎的空位,尚书右仆射自由人萧嵩,尚书左丞卢奕,尚书右丞韦济。
\n
自由人,也就是逢遇大事,参政议事,平时可以不来,这是体谅萧嵩年老。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