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科举和某考,很多地方其实是相似的,参考的人数太多的话,你不扩招是不行的。
\n
但是扩招同样会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就业,就业也有一个问题,就是上升通道必须清晰。
\n
今年的科举已经结束,杜甫在扩招的情况下,终于考上了。
\n
今年的长安,大街小巷都充斥着一片欢乐的声音,考中的士子们弹冠相庆。
\n
今年是天宝二年,去年的时候,进士科一共中榜二十三人,状元是元载,而今年呢,卢奂选上来七十八个,殿试的时候,李琩都给通过了,翻了近三倍,状元叫刘单,与元载是同乡,私交还很不错。
\n
科举所有科目当中,进士和明经是优先要安顿的,因为这两科集中了士子当中最为才华横溢的那帮人。
\n
既然选上来这么多人,那么朝廷必然是头疼的,对卢奂的怨言就没有停过,因为他们不敢对李琩发牢骚。
\n
“进士七十八个,明经一百二十一,加上其它科目,共计三百四十八人,”兼着礼部侍郎的韦陟在朝会上,对卢奂说道:
\n
“这么多人,往哪安置?你是只管选,至于怎么授官,想过没有?”
\n
卢奂淡淡道:
\n
“我大唐幅员辽阔,三百六十郡,一千五百五十七个县,怎么就安顿不了?每年都有死人,每年都有致仕之官,考核降级之人去年就有三百之多,只要是想安置,怎么都能安置的了,就看想不想了。”
\n
李林甫苦笑道:
\n
“国宝郎真是给我们出难题了,当下的缺,关内道五个,河南道十七个,河东道四个,河北道一个共计四十七个,这还是老夫提前给你准备出来的,你倒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