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李琩之所以来向韦縚请教,就是因为有一个人服丧期到了,但是呢,他还在服丧,因为朝廷无缺,回来也是白回来。
\n
还能是谁,韩滉呗。
\n
韩休死于开元二十八年八月(公元740年),如今是天宝元年十月(公元742年),再有半个月,服丧期就够数了。
\n
但是李琩想要将韩滉捞回来,难度非常之大。
\n
原因就在于,他们兄弟九个在服丧,只捞韩滉的话,剩下那八个就也得回来,否则显得就韩滉一个人不孝似的,但是同时安排九个人,还是宰相的儿子,何其容易啊?
\n
就算李林甫全力帮忙,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办到的。
\n
这就是为什么,李琩昨天和今天,在中书门下,因为他也得寻求李适之卢奂的帮忙。
\n
“太常寺有没有缺?”李琩直接问道。
\n
韦縚哈哈一笑:“郊社署丞,即将致仕,算是一个缺吧,禀牺署还缺一个典事,不知隋王看得上否?”
\n
李琩皱眉道:“典事为吏,乃流外,没品级啊。”
\n
韦縚道:“流外在经过吏部考铨之后,也是可以递升流内,这叫做入流,隋王需知。”
\n
李琩当然知道,一品到九品,叫做流内,不入品叫流外,也就是胥吏,流外在明清时期,不能递升流内,所以被称为不入流。
\n
不入流这仨字,就是从这来的。
\n
“反正你都给我留着吧,吏部要是给你塞人,你就说名额我要了,”李琩起身道。
\n
韦縚起身相送:“一定给隋王留着。”
\n
韦陟在离京之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