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肉就这么些,你们吃了别人就没得吃,交钱,一视同仁。”陈玄烈没惯着他们,这群孙子一路发了不少财,总要吐些出来。
\n
不是贪他们的钱,而是立个规矩。
\n
不然人人都上来抢,人心就乱了。
\n
夏侯晏粗着嗓门道:“五郎说的有理,哪次不是你们蔡人抢去大头?”
\n
众人大眼瞪小眼。
\n
“罢了,两百钱不算多。”秦彦晖挥了挥手。
\n
申丛等人也就退了下去。
\n
点检完粮食后,陈玄烈立即起兵,向东南贴着王屋山行去。
\n
有了粮食,士气高多了。
\n
沿途又有不少流民拖家带口来投,抵达茅津渡时,已经膨胀到两万人。
\n
不过一个棘手的问题也随之摆在眼前,黄河对面是陕虢。
\n
陕虢观察使原是高浔,此人是高骈的侄孙,随其南征北战,功勋卓著。
\n
如果他在任,陈玄烈此次只怕难以通行,不过因洪谷之败,昭义节度使李钧战死,朝廷调高浔为昭义军节度使。
\n
新任的陕虢节度使为卢渥,范阳卢氏出身,以诗才著称于世。
\n
陈玄烈对诗人特别有好感。
\n
这年头但凡正常一些的节度使,没精力去吟诗作对。
\n
陈玄烈依旧先礼后兵,让周庠写了一封措辞温和的信,声称只是过境,返回故土,绝无冒犯之意。
\n
两日之后,对面竟然回信了,说是忠武、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