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品都能通过手机下单完成,那些曾沾在指尖的泥土、落在发间的花瓣、混着汗水的笑谈,都被封进了记忆的琥珀里。
暮色漫进墓园时,吴兵坐在石凳上翻看手机里的老照片。有张摄于千禧年的照片格外清晰:父亲赤着脚踩在坟前的泥地里,手里握着刚砍的竹枝,母亲正把一串纸灯笼挂在墓碑旁的小树上,吴兵自己蹲在地上,专注地用细树枝给新培的坟土画花纹。背景里,爷爷正在和隔壁坟的张叔交换新采的茶种,两个老人的烟袋锅明灭闪烁,像坠在春夜里的两颗星子。
那时的墓园没有水泥路,每条小径都被踩得油光发亮,下雨时要踩着碎砖块小心行走。每座坟前都有独特的标记:有的种着两株侧柏,有的摆着旧陶罐改的花盆,还有的用碎石子在坟头拼出"福"字。在那座静谧的墓园里,孩子们尽情地嬉戏玩耍着。他们穿梭于墓碑之间,仿佛这里并不是一个庄严肃穆的地方,而是一个充满欢乐和神秘的游乐场。
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便是捉迷藏。他们在墓园的小径上奔跑,然后躲藏在那些茂盛的灌木丛后面,屏住呼吸,等待着被寻找的那一刻。
当他们躲在灌木丛后时,不仅能够听到大人们轻声谈论着家长里短,还能闻到泥土与草木交织的独特气息。这种气息混合着大自然的清新和生命的循环,让孩子们感受到一种与死亡不同的温暖。
在这个墓园里,孩子们开始明白,死亡并不是冰冷的石碑,而是一种融入血脉的传承。每一块墓碑都代表着一个曾经生活过的人,他们的故事、他们的记忆,都通过这些石碑传递给了后人。
孩子们在捉迷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与死亡建立起了一种联系。他们不再害怕这个陌生的概念,而是将其视为生命的一部分。在这个墓园里,他们学会了尊重逝者,也学会了珍惜生命。
手机震动,是墓园管理处发来的消息:"您预约的祭扫服务已超时,如需延长请重新下单。"吴兵站起身,拍了拍膝盖上的灰——那是人工草坪上的细沙,不会弄脏衣服,却也没有真正的泥土那种潮湿的芬芳。路过智能祭扫服务站时,看见一位年轻人正在屏幕上挑选虚拟祭品,手指滑动间,纸扎的汽车、别墅便出现在虚拟墓碑前,动画效果的青烟升上电子屏,转瞬即逝。
返程的路上,月亮不知何时爬了上来,照着公路两旁新栽的景观树。吴兵忽然想起那年给奶奶扫墓,回家的路上捡了颗被雨水冲落的樱桃,种在院子里,如今已长成碗口粗的树。每年扫墓前后,粉白的花瓣会落在祭祖的供桌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