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十九年,也是楚幽王十年(公元前 228 年),楚国发生了一场重大的政治事件。楚幽王熊悍突然离世,他的同母弟弟熊犹继承了王位,成为新的楚王,被称为楚哀王。然而,仅仅过了两个月,楚国又陷入了动荡之中。楚幽王和楚哀王的庶兄,同时也是楚考烈王的庶长子公子负刍,以楚幽王和楚哀王可能并非楚考烈王亲生儿子为理由,派遣门客将楚哀王杀害,并对楚哀王的舅舅楚令尹李园全家进行了屠杀。最终,公子负刍成功夺取了楚王之位。这场宫廷政变给楚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改变了楚国的政治格局。而这一切,都与楚考烈王的众多子女之间复杂的关系密切相关。
公元前 224 年,秦王政二十三年,楚王负刍四年,秦楚两国之间的局势紧张到了极点。此时,秦王已经成功攻灭了中原地区的三晋之国——韩国、赵国和魏国,稳定了自己的大后方。然而,楚国却未能履行之前与秦国约定的割让青阳以西土地给秦国的协议。这使得秦王愤怒不已,他决定派遣将军李信率领二十万大军出征楚国,以示惩罚。
李信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先后攻克了楚国的平舆、寝和陈城等地。这些胜利使得秦军士气大振,但同时也让他们变得骄傲自满起来。就在这时,楚军大将项燕看准了秦军的弱点,决定采取行动。
项燕率领楚军悄悄跟随着秦军,等待着最佳的反击时机。当秦军因为连战连胜而放松警惕时,项燕发动了突然袭击。秦军措手不及,遭受了重大损失。都尉以上的高级将领中有七人被斩杀,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最终,李信只能带着残兵败将狼狈逃回秦国。
秦王政在第一次攻楚失利后,痛定思痛,决定汲取经验教训,重新调整战略部署。他意识到,要想彻底征服楚国这个强大的对手,必须选派一位经验丰富、稳重可靠的将领来统领大军。经过深思熟虑,秦王政最终选择了久经沙场的老将王翦作为第二次攻楚的统帅。
王翦接到命令后,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性和重要性。他迅速集结了秦国的精锐部队,倾尽全国之力,组建了一支规模庞大的六十万人大军。这支军队装备精良,士气高昂,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
王翦带领着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踏上了再次伐楚的征程。一路上,秦军势如破竹,迅速突破了楚国的防线。然而,当他们到达商水、上蔡、平舆一带时,王翦却突然下令停止前进,开始构筑坚固的堡垒。这一决策让许多人感到困惑,但王翦有着自己的深谋远虑。
面对项燕率领的楚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