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之后,宣宁帝又将昭翎和凤轻轻单独召到御书房说话,这次专门问了关于农田耕地的问题。
起因还是楚家和谢家查抄了大量田地,依旧例是要卖出去收钱,只因容棠给他抄了太多,国库里暂时不缺,也就放那了,地方官员写奏折来问如何处置,他想听听昭翎的想法。
对于这些基础民生问题,昭翎不止一次听容棠和萧破云讨论过,结合对宣宁帝的了解,自有主张。
“父皇,听说灾荒年穷苦百姓没吃没喝,要卖田地子女活下去。偏偏这时候地方豪强不按正常价给,田价压的很低,粮食却很贵,往往一个大活人还值不了一斗米。灾荒结束,饿殍遍野,富人的田地和奴仆反而增加了,长此以往,人口减少,大越国力衰微,民不聊生,朝廷无力回天。”
“你说的这些,历代皆如是,就是问你有没有良策扭转。”
“肯定是不能暴力强行扭转的,但可以温水煮青蛙,徐徐图之。以后犯官家里收缴的田地不再大片卖给豪门贵族,就地租给当地百姓,或者留做安置流民。田地非私有,统一归朝廷,佃户每年交一定量收成为租子。这种方法拒绝了中间商赚差价,百姓能多剩点粮食,朝廷也多得赋税……当然,土地公有后,佃户只有租种权,没有买卖权,最大限度保障他们任何情况下都有地种。如果到了非常时期,家里极需用钱,可以以户籍,租田凭据向当地官府借贷,看情况收合理利息,或者免息,能最大限度保障百姓平稳渡过难关。父皇,大越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银,是人啊,人口越多越富强,任何减少百姓伤亡的国策都是好国策。”
宣宁帝眉心一跳,昭翎这是跟谁的,都是高人啊!
不等他问,昭翎就说了,“是萧山长说的。”
果然。
萧破云有宰辅之才,原是可以入朝为官,平步青云的,要不是残疾……
其实那一点残疾也不是大问题,就是眼下还不能把他暴露,不然朝堂上的大世族能吃了他。
他心情更复杂了,做为一个国君,他深知一个帝王未必需要聪明睿智全知全能,最重要的还是知人善用,任贤纳谏,这一点昭翎完全符合他的预期,如果昭翎是个皇子,把大越交给她,未来大越何愁不能雄霸天下?
他不禁后悔,当年如果没有吃药让贤妃只能生女儿,说不定昭翎就能投个男胎。
“你详细写个奏折递上来,包括后续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利弊都要列举几项。”
“是,父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