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走之前排队一大帮人,晃了一圈回来人数不见少呢?”
“这个点大家都不回去吃晚饭吗?”
李华和苏珊教授站在队伍末尾。
前面数十个华人老婆婆,老爹爹带着小推车扎堆聊天。
在当地这情况很常见,不少华国留子选择毕业留在法兰西,结婚生子后就邀请国内父母过来帮忙带带孙子,孙女。
李华看到这么多老年人扎堆,不禁想起,这些老年人该不会以为快餐店正在发放免费鸡蛋吧?不然大热天的,哪会有这么好的精神头站在户外排队。
不行,得提醒他们。
“婆婆,你们在这排队买什么呢?”
一群爹爹婆婆们的话题圈忽然杀进一位年轻小伙,老年人们顿时把目光投向李华身上
“小伙子,你刚来?不了解行情?”
“来这里肯定是买杨梅荔枝饮呀,不然你以为我们在这干嘛?扎堆领鸡蛋?闲得慌呀。”
李华听闻嘴角抽搐,但他仍不死心,得努力想办法把前面一大群爹爹婆婆劝退。
有了!
"杨梅荔枝饮好呀,不过我听说店里一杯要卖到30欧元一杯,想想还真不便宜呀, 这年头资本家的心可真黑呀。”
李华话里话外透露着饮品性比价不高,面前这群满头银发,看上去精打细算的老年人应该会算这笔账的对吧?
经历过计划经济,凭借各种票据过日子的老年人肯定不会乱花冤枉钱。
毕竟不少老年人相当节俭。
总把当年的苦日子挂在嘴里提醒自己。
李华想到只要他们一走,当前队伍长度最少能往前推进二三十位。
这时,离他最近的老婆婆发出爽朗笑声。
“哈哈,小伙子,话可不能这么说,30欧元一杯要放国内售卖,婆婆我肯定问候老板祖宗十八代,谁家的瓜娃子做生意良心大大的坏。”
"可要是在法兰西,这性价简直没的说,你平时逛超市没留意过水果价格吧,国内过来的杨梅和荔枝,随随便便在这里都能买到四五十欧元一斤呢!"
“这么贵的价格,老板竟然能把一杯真材实料的饮品价格打到30欧元,这羊毛不薅什么时候薅?”
此时又有一位老爹爹接过话头:
"再说30欧元算个什么呀,我们几个一起从国内过来的老年人,今年最年轻的也都80多了, 养老金行情年年上涨,现在每个月800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