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起陛下的如此评价。
“陛下,老臣斗胆...”
对于高士廉这位国丈,李二陛下向来尊重有加。
不仅是因为他是爱妻的舅舅和养父,还曾做主将爱妻许配给自己那么简单。
早在武德九年,他和李建成冲突愈发激烈之时,也是这位长辈极力劝诫自己,早日动手诛杀对手。
而在玄武门之变的那日,高士廉更是以身犯险,亲率吏卒从监牢里释放囚犯,送与刀兵铠甲,组成临时的部队驰援自己。
向来缺少父爱的李二陛下,自然感激不尽,愿将其当做自己的长辈。
见高士廉向自己看来,李二陛下主动起身,捧着奏折双手递到了高士廉面前。
“诸爱卿不妨传阅一下,看看朕的这位小财神,到底是如何落子,才能在短短时间安稳住吐谷浑各部。”
高士廉是越听越觉得新奇,拿到奏折后立马翻看起来。
不多时,一双老眼陡然瞪圆,又渐渐眯起,越看越慢,最后捋须点头,将奏折转递给身侧的岑文本。
观音婢的评价保守了,这小子属实不当人!
等岑文本粗略扫过一遍,不由惊疑一声,皱眉思索,顺手将奏折递给了身旁李靖。
李靖接过奏折,只一眼,茶盏便脱手‘哐当’碎在了地上。
“好小子,羊毛还真能织成棉衣,还以为你那是在糊弄老夫!”
等奏折传回李二陛下手里,高士廉不禁叹服:
“之前听陛下几次赞誉此子,当时老夫还觉得是溢美之语,却不想...果真是虎父无犬子,李绩生了个好儿子啊!”
听高士廉的满心赞叹,李靖弯腰捡茶盏碎片动作一停,起身附和道:
“阵中斩敌有万夫不当之勇,战后安民亦有当年萧何良策。”
“若这酒坊、毛织真能推及天下,大唐境内再无饥寒之患,四海升平,更无逆反之忧!”
见这两位皆是满脸惊叹,岑文本眼皮突然一跳,左看看右瞧瞧,实在是纳了闷了。
他承认,李斯文针对吐谷浑的策略确实高明,但无论如何,也到不了这俩老狐狸嘴里的高度吧?
还是说...自己鲁钝,看不出其中的精妙?
但见萧瑀同样皱眉,岑文本这才松了口气,看来不是自己的智商问题。
只是,他越琢磨着高士廉的评价,岑文本心里就越不踏实。
这位国丈看人眼光之毒辣,天下无出其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