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喊一声,村尾都能听到的那种,村中基本上也都是姓李,做为小姓,崔能武一家人都深得他爹老框的做人经验,老实,本分,安分守己,像驴一样勤劳肯干。
\n
不过家中仍然穷苦到没有棉被,冬日里全家只能依靠松快的麦秆取暖。
\n
当年生崔能武的时候,村中众人挤到了崔老框的门前,将他团团围住,直到里面传来了婴儿的哭声,众人才齐声应了一声“好”。
\n
这个屁大点的村子,一家有啥喜事,无论远近都可称之为村中难得的谈资。
\n
老框又是钻又是挤,又是撞,又是踢,不过他这个村中独门独户在村人的面前绝对没有一丝威严,如此他几乎被推搡在人群之外。
\n
老框对此事也不是很在意,只是有些着急,没过多久,屋子里便传来了一声欢快的叫声。
\n
“生了个带把的!”
\n
这时候老框总算钻进人群最深处,扬眉吐气了起来,这是他第三个儿子,男丁越多,他家以后的日子就越好过。
\n
“又是一个带把的!我老崔家有三个男丁了!”
\n
时光荏苒,老框的三儿子并没有给他家带来多大地位,反而更穷了,加上连年的天灾,欠李老太爷的债却是越来越多了,一间茅草屋屋,一家人挤在一起,能少动弹就少动弹,少动弹就能多省点粮食。
\n
直到刘泽带着他的那伙子饥民,打破了李家坳,公审了李老太爷,分田分浮财,老崔家才有了丝改命的机会。
\n
刘泽招兵了,也只有当了他的兵才有分财产的优先权,在大明这年月,立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况且此时活不下去的时候。
\n
不过刘泽的鼓动并未达成全功,当时招兵分为两种,待遇最好的是常备兵即跟着刘泽来回奔波的主力,第二则是各村的驻村民兵,一般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