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n
让孙承宗从老家高阳(今河北高阳)赶到京师,崇祯火速任命他为兵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督理军务,派他前往通州督理兵马钱粮。
\n
同时崇祯谕祖大寿火速调度各镇援兵,相机进止。
\n
再次,加强北京城防。
\n
崇祯帝下令,在京官员、皇亲国戚、功臣宿将,带着自己的家丁到城墙巡逻和守卫。
\n
同时,还让太监来守城监军以补充不足。
\n
不过其实南北的两路民众军也并未完全按兵不动,而是试探性进攻后发现靠近京师的各处明军并未像想象中十几年后遇着李自成大军那样望风而降,投降者有,而力战殉国的官兵也为数不少,而本地知县文官几乎没有投降的,而市大多数都弃城而逃,尽力守城尽职尽责的仅有十之一二,但足以看出大明民心并未崩坏。
\n
为了避免太多的杀戮,又因为侦查得知大明的辽兵主力已经开来,这才是民众军前锋不攻城的原因,不过并不是像王承恩所说的那样死板的按兵不动,而是在等待后续主力部队张开一张大网,等待辽兵这支北方地区最后的大明精锐。
\n
短短三天之后,激烈的枪炮声从东方传来,此时的皇极殿屋内一片慌乱,惊的崇祯也跑到门口往东方张望。
\n
半日后一个小太监急速奔来,交给王承恩一封信,信封上盖着火漆盖着兵部的印鉴。
\n
王承恩拿着那封信,当着崇祯的面拆开了信,呈给了崇祯,这时候才得知半日前刚至通州的辽兵前军四千马步兵被早已埋伏的民众军围歼,逃脱者寥寥。
\n
崇祯看了一眼信件,脸色有些难看,过了许久,他才抬起头来,对着王承恩道:“战事从何得知?”
\n
王承恩小声道:“副总兵刘恩方所帅的二十余骑辽军败兵带来的消息,已经查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