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西至平凉,南至汉中,东至潼关,到处都是民众军贼兵,每面都是明显军力雄厚,这种骤变就显得特别不合常理。
\n
按说求活的饥民裹挟成军,也没有这么快的,除非是乌合之众强行成军,而民众军明显并非如此,不单单大量的统一军服,训练有素,后方接收各地分田地的政务人才也是不少。
\n
类似的这种更详细的信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溃兵和偶尔被放归不肯投降的俘虏兵皆是如此所说,尤其是从沦陷区逃出的大明善良乡绅也皆是如此说的时候,就由不得他不信了。
\n
熟悉西北地形的郑崇俭知道,若是刘泽是个知兵之人,他如此大规模的进攻的下一个目标之一必然有萧关,而在萧关一侧的平凉府就必然是必得之地。
\n
而如果刘泽不知兵。
\n
没有这个可能性,不然那些在这短短一月间战死的大明将官们不会同意,所以他也很清楚平凉府这个地,他是待不久了,必须尽快离开这里,但是又不能一走了之,不然朝廷那面决计接受不了。
\n
那就再打一场吧。
\n
利用这平凉府附近险要的山地,打一场。
\n
郑崇俭既然想再战一场,也是有所依靠,自古以来萧关附近皆是险要之所,作为守方凭借地利逐渐抵消贼兵犀利的枪炮,更兼有从宁夏中卫、兰州等地调来的边军,再整合溃退回来的败兵,加上发动本地的边民青壮,进攻不足,但防守应是有余。
\n
就如同辽东一般,即使明军野战屡战屡败,但就靠着山海关、宁远和锦州等地的坚城堡垒,始终让东虏不能前进一步。
\n
郑崇俭将平凉府和萧关附近的地形细细研究了一遍。
\n
地势并不是很复杂,就是山多,从宝鸡北来只有一条最宽处也不足40里,长度近500里的通道,皆在两道山脉之间,而平凉府和萧关与这条通道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