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摩擦着金砖地面,发出沙沙的声响。
“这位是玉大人,她要问你一些问题,你如实回答。”皇后声音温和却不容置疑,“你所求的出宫颐养,本宫可以替你安排。”
玉浅肆抬眼打量,忽觉这老宫女有几分眼熟,却想不起是在哪里见过。
玉浅肆忖了片刻,计已上心头,她起身向郑皇后行了一礼:“多谢娘娘好意,看这位嬷嬷年岁不大,十年前也是刚进宫没多久,想必也不记得什么了。”
郑皇后微微挑眉,突然明白了玉浅肆言下之意,“也有些道理,是本宫思虑不周了。”
秋宜听闻,有些着急,顾不得殿前失仪,跪倒在地,一股脑道:“奴婢看着年轻,可也已经三十多岁了。当年虽然入宫不久,但奴婢自小就聪明,爹娘邻居都是有目共睹的。奴婢记得,记得的。”
玉浅肆听她所言,微微凝眉,转身望向她。
“十年前......十年前......”她想了想,笃定道:“奴婢记得,十年前,宫外的事奴婢说不准,但宫内的大事小事,奴婢都知晓的。”
“那你说说,当年祈福殿第三重宫殿里都住着谁?”
秋宜闻言,松了一口气,十分自信:“第三重宫殿里有十六人,除了资历最老的,是有如今依旧住在寿康殿内的宁庙的曹太妃,还有明德皇后、明悼皇后,以及如今也住在寿康殿的顺庙的商太妃。除此之外,都是些世家的小姐。”
“宁庙?”先帝的庙号应该是“顺”,何来的宁庙太妃。
郑皇后解释道:“玉大人有所不知,圣人的皇祖庙号为‘宁’,的确,如今寿康宫还住着两位宁庙的太妃娘娘。”
玉浅肆想起来了,好像在太液池远远见过一面。
“嬷嬷知道得这般详尽,”玉浅肆重新坐下来,端起茶盏,借着氤氲的热气观察对方神色,“当年是伺候哪位主子的?”
秋宜双手交叠置于膝上。目光扫过对方的手——虽然脸上有些老态,但那双手却白皙细腻,指甲修剪得圆润整齐,连一根倒刺都没有。
这双手,倒不像是做糙活儿的。
“老奴没福分进祈福殿,”她嗓音沙哑,“不过与商太妃身边的春桃交好,常听她说些宫中......宫中之事。”
“什么事?”
听到玉浅肆如此问,秋宜不敢再多言,偷偷瞥向郑皇后。
郑皇后端坐于案后,带着温和的笑意:“本宫刚来京城不久,对大明宫不甚熟悉,也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