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伍兆云实在不知用呵词来表达此诗的意境。
\n
他焉能听不出来这少年正是刚才斜桥上那位?!
\n
大雍王朝迄今为止,已五百多年的国祚。
\n
却从没出过一位像样的诗人。
\n
诗词荒漠已经不足以形容如今大雍的羞处。
\n
虽说前朝也是以武立国,与大雍国情几乎不差太多,可不管怎么样,还有一位王迁之能用来当遮羞布。
\n
可大雍呢?
\n
诗坛几乎是一片死水。
\n
伍兆云虽平日里总说自己诗才绝艳,但他心中也清楚,他写的那些诗,被人当做茶饭闲谈还好,真若拿出来与前人对比,确实上不了台面。
\n
可刚刚,他亲眼看到,一首足有三尺粗细的文气白虹冲天而起!!
\n
这是什么概念?
\n
儒道一脉,以文气养浩然正气!
\n
如此文气,若里面那少年真是儒家一脉,走的是儒道正法,单凭此诗,他便能连跨两品!
\n
儒道门徒境界共有九品。
\n
寻常读书人若无才思敏捷,悟性绝佳,纵使读一辈子书也连品都入不了!
\n
而且,凭借此诗,那少年更是可以名垂千古青史留名!
\n
儒家一脉最看中什么?
\n
最看中的便是名声!
\n
如此才气的少年,却是只会练武的的莽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