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十六年一月,安南清化府俄乐县的土官巡俭黎利,召集各方反明势力于蓝山会盟,起兵抗明,史称蓝山起义。
黎利率众起兵之后,安南各地迅速呼应,遂成星火燎原之势,驻守当地明军猝不及防,只能节节败退。
很快,安南全境再次陷入兵荒马乱的动荡局面。
面对安南的乱局,已经迁都北京的朱棣,不愿意也无力再大动干戈,只是增派部分兵力协助剿匪,并未派大军南征平叛。
就这样,以黎利为首的叛军,逐渐发展壮大,驻守和剿匪的明军渐渐无力掌控局面。
随着安南局势的日益严峻,直到明宣宗上台,才命成山侯王通为征夷将军、马瑛为参将,领兵五万协同原驻军共计十万,对叛军进行围剿。
然而,王通鉴于此前英国公张辅三次南征均大获全胜,以为安南叛军不过乌合之众。
于是骄恃无恐,急于求成,轻敌之下遁入黎利的埋伏圈,最终大败……
致使三万人马埋骨宁桥,王通率领残部奋勇突围退守交州。
此后黎利趁势四处掠地,安南境内的昌江、谅江、交州等地尽数失陷。
王通惊慌失措,一面向黎利允诺愿为其请求藩封,一面又奏报朝廷请求增兵。
明宣宗思虑再三,决议再增兵一试,命大将柳升为征虏副将,充总兵官,率领步兵十万、骑兵二万出广西攻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