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雷电-1改的方案和规划参数报到防工委之后,防工委和空装局的同志一看,这玩意儿和雷电-1基本上就特么不挨着。
\n
区别太大了,连弹体结构和尺寸都改了,人家特修斯之船,好歹还有个外形是一样的,这东西和雷电-1连样子都不像。
\n
算了,还是别叫雷电-1改了,这就是我们自行研制的新一代红外空空弹,得给个新名字。
\n
于是雷电-1改就正式被立项为雷电-3,继续搞。
\n
防工委他们这一手,倒是一下子在雷电-3上面,绝了几十年后“找爹族”的路。
\n
我才是爹!
\n
进度挺好的,这是肯定的。
\n
雷电-3和二代坦克一样,核心的技术问题,早就在正式立项之前,就被高振东解决得差不多了,比如正交四元探测器、燃气舵、弹体结构等等。
\n
剩下的,就是顺着这条已经定好的大路往下走就行,也许其中有些沟沟坎坎,但是想要拦路,那是做不到的,跳一跳跑一跑踩踩水,也就过去了。
\n
还是那句话,找路很重要。
\n
雷电-3的事情汇报完,一部分同志先行离开,导研院的陆工包括高振东的同学林连伟在内,一小部分人留下了。
\n
他们是要继续汇报末敏弹的工作,末敏弹的红外传感器是导研院在负责。
\n
总体上进度也还好,最终确定还是用碲汞镉做红外探测核心元件,反正产量还是够的,就不折腾硫化铅了,那东西用起来要考虑的问题太多。
\n
在这个事情上,一向为探测器羸弱的性能而耗尽心力的导研院同志,还是第一次打这么富裕的仗。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