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特别大,无非就是1片ic和2~3片ic之间的区别,反正都得外挂程序存储器。
\n
至于做可擦写rom,高振东暂时没那想法,事有轻重缓急,磁芯、磁带、蓄电池保持的dram都是能在不同环境和要求下替代rom的手段,甚至在必要的时候,直接用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把程序烧死在pmos-ic里也是一种手段。
\n
只是这种手段高可靠,但是也高成本,一般情况下用不着,但是拿到装备制造上,可就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起来。
\n
高振东是准备把折腾单片机的功夫,放到另外一种急需的器件上去,至于单片机,回头起个头组个局,出个架构,剩下的让运算所和京城工大合作搞吧。
\n
新器件他们暂时没有能力,但是单片机这个和djs-59有较高趋同性的东西,应该没问题。
\n
不过那些都暂时是后话了,高振东又了几天时间,仔细的最后检查了一遍两套掩模图,随后进行了加密,发给了十二机部,要求十二机部协调东北光学所做掩模。
\n
这两货的规模有点大,还是由十二机部出面协调比较合适。
\n
十二机部这边收到高振东的电话和邮件,甚至都没问这是什么玩意,直接给两份图纸起了个g614-1、g614-2的代号,就联系东北光学所去了。
\n
高振东,61年,4月,第一套、第二套,就这么简单。做完这些事情,高振东长舒一口气。
\n
摊子铺得有些大了,该理一理,收一收了。
\n
本职工作倒是好办,6011大会战,他只管一项一项的往下发钢铁材料的配比和制造工艺,自然有三轧厂、京钢厂、三分厂的同志们去落实,他自己反而显得无所事事。
\n
集成电路工艺,即将结果,下一步,是往更小的线宽迈进的事情,这涉及到非常重要的事情,幸亏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