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以外的其他经济圈尸体转移技术或者是生产必须要经过工部的批准。”
陈得利大概明白了董良的意思,不过实际操作上还有一些现实问题。
“元首,有些产业对原材料的依赖性比较强,到本土以外设厂将大大降低成本。”
董良道:“你说的没错,但是我们建立经济圈不仅仅要考虑经济效益的问题,而要着眼于华族本土的安全。当初我们控制这些新地盘的时候,一方面是为了拓展华人的生活空间,另外一方面也是利用这些地方补充华族的不足。你要注意是补充,而不是替代。我们中华文明的传统是什么?是强干弱枝,历史经验不会错,春秋战国礼崩乐坏,不是因为诸侯变强了,而是因为周天子变弱了,秦始皇一统寰宇,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推行郡县制,郡县制开启了中华数干年强干弱枝的传统,每一个王朝的崩坏都是从中央的衰弱开始的。”
董良说起这些问题的时候表情是非常严肃的,似乎这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儿。
“阿利,你应该知道我们华族本土虽然地域广阔,但是在资源上确实算不上丰富。就比如铜资源,我们本土的铜矿的品质一般都不超过百分之一,但是在东鲁,随便一座铜矿的品质都在百分之三以上。再说石油,南洋的油田就比本土的开采成本低很多。其他的,比如金矿、银矿更是如此。但是你不要忘了,本土永远是华族的核心所在。我们要将人才和科技研发都留在本土,就必须要留住相关的制造业。”
董良今天之所以找来陈得利是在看了他们的计划之后觉得不妥,经过甚至思考,他给出自己的建议。
他当前主抓的工作有两件,一件是北美和次大陆的战争,另外一件就是构筑环太平洋经济圈。
而在这个经济圈建立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没有一个强大的本土,那么董良想要建立的华族文明圈将会分崩离析。现在很多人已经意识到,北美、澳洲等地的华族直辖区,最终都可能分裂出去。
距离太远,人们的生活方式时间长了肯定会发生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会让不同地域之间的华族人产生隔阂。
这种隔阂又会衍生成不可调和的矛盾。
那么如何保持本土的核心优势,自然是将核心的技术掌握在本土手中。
所以董良要求陈得利在最初制度设计的时候,就给本土的技术设置一道篱笆。
同时,他再加大华族科技上的投入,建立一套良性的科技发展之路,最终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