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人。”小贩热情答道,“小的家在滑州,是半年前才来这里定居。”
\n
“滑州?那可是随军而来的?”
\n
“夫人见多识广。确实是随军而来,小的父亲是建港口的匠人,兄长在去岁冬月入了伍,所以我们一家便直接从滑州迁来了。”小贩道,“月前世子的学塾落成了,侄儿侄女都已经进了学塾。阿娘和嫂子在家织布纺纱,小的便出来谋了个小买卖。”
\n
“来到异乡谋生活,可有什么不便的地方?”十四继续问道。
\n
“这倒没有。”小贩道,“随军来的家属都有官府给的安家银,全部打点下来基本没用到我们自己的银钱。这里的学塾是世子主持修建的,侄儿侄女读书识字都不要钱。而且这里外地人多,大家都是异乡人,没有欺生的情况。最重要的是我们一家人都在一起,在哪里住都没有太大差别。”
\n
“这位夫人见识多,想必也知道如今这里有世子亲自坐镇。西面八方的商人都抢着过来,这里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发展成下一个小黄粱都说不定呢,我们现在就在跟着沾光呢。”
\n
“听小郎君这么说,看来这里的百姓确实过得不错。”十四听得颇为满意,看着银朱将那串火红的风铃递到肖墨手里,对小贩道,“生意兴隆。”
\n
“多谢夫人。”
\n
她驱遣马儿继续前行,肖墨手里的贝壳风铃发出轻灵悦耳的声响,引出了小家伙儿的笑颜。
\n
队伍穿过人流密集的居民区,又行了一段距离,才看到前方的海岸,以及正在修建的港口码头。
\n
“这位夫人。”一队巡逻的士兵看到十四一行人要继续往前走,提醒道,“前面正在动工,容易发生危险,夫人带着小娘子还是不要靠近的好。”
\n
“前面正在督工的是谁?”十四问道,“王佑可在?”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