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上有卖报小童叫卖而过,杨沅让人把他喊了进来,又买了一份“小报”。
\n
今天不是节俭的时候,这儿也不是节俭的地方。
\n
宋国这小报,其实是大宋“进奏院”出的。
\n
大宋朝廷的“进奏院”就设在朝天门北侧,离这儿很近。
\n
那是总领朝廷与各地各衙门上下往来诏令与奏报的重要衙门,耳目最是通灵,还管着传谕天下的职责。
\n
所以进奏院每天都要采集、编辑、审定和发行“朝报”。
\n
但进奏院的一帮“小编”经济头脑灵活,在编发“朝报”的同时,也会把一些人事任免、地方奇闻等事件另行抄录了,作为“小道消息”悄悄传递给他们在外边的合作者,编印成“小报”,贩卖给普通市民牟利。
\n
杨沅这份小报,就是专门搜集和传递“小道消息”的人,及时将他们从进奏院泄露出来的“小道消息”编写、刻印而成的。
\n
由于消息传递受限于这个年代的通讯条件,所以小报上的消息有很多都是一个多月以前的了。
\n
杨沅想先把整份小报的题目浏览一遍,挑着感兴趣的内容先看。
\n
却不想杨沅刚打开小报,头版头条的一条“旧闻”,便引起了他的注意……\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