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江进奏的消息,很快就传到杨沅耳朵里了。
\n
杨沅知道,他就是木易、木易就是他的消息一旦传开,很快就得有人上表请求为他加九锡了。
\n
只是,他没想过会这么快。
\n
樊江这小子,手脚还真麻利。
\n
其实杨沅有考虑过,省掉这些不必要的步骤,你像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赵匡胤黄袍加身,都没有这些步骤,该达到的结果不也达到了?
\n
所以,对于很多古礼,杨沅觉得都是掩耳盗铃的作戏,无聊的很。
\n
但是内记室反复评估了各种不同的上位方案,分析其利弊后,发现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加九锡、出警入跸、封邦建国这套模板,越是详细,一个步骤不落,将来越是稳定,过程中流血现象也越少。
\n
因为它和三辞三让那种虚伪的让人发笑的礼仪环节是不同的。
\n
这些重要的政治仪式和过渡步骤,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政治文化逻辑。
\n
在这些步骤一步步得以贯彻实施的过程中,实际上是让整个天下的百姓在思想上,有一个很好的观念转变缓冲期,同时也是朝廷权力过渡的缓冲期。
\n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权力测试,可以巧妙试探朝野反应,用不血腥的手段剔出反对者,选出拥戴班底。
\n
当权力移交在这些过程中一步步完成,人们的心理预期或防线一步步转移,实现最后一步的冲击感就不那么强烈了。
\n
因为那时候,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步是必然要出现的。
\n
这样就有水到渠成的效果,就像……早就同居了的一对男女,举办的婚礼再盛大,最激动人心的环节也不过就是收礼金罢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