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咫尺的淮东、淮西两大方面军的司令李显忠和邵宏渊,也不可能只与他关系密切。
\n
那样的话,就不是朝廷乱上一阵,而是整个大宋彻底乱了。
\n
所以他审时度势,选择了暂时的退让,否则只能让朝堂陷入撕裂。
\n
他如果够狠辣、够冷静,那么他在暂时称病退让的同时,还应该给这些政敌挖一些坑。
\n
挖一些让他们掉进去就再也爬不出来的坑。
\n
那时,他再出山,彻底清洗这些敌对势力,任谁也说不出个不是来。
\n
各地方大员同样只能对他的处置手段心服口服,无话可讲。
\n
但是他的厚黑之术终究不到家,下不了这样的狠心。
\n
因为,那是以普通士兵和普通百姓的苦难为代价了。
\n
哪怕是长痛不如短痛,他也说服不了自己。
\n
但是……事态的发展,竟比他估计的还要严重。
\n
其实,这也是因为杨沅毕竟没有置身如此高位的经历,崛起又太快,阅历不足。
\n
所以有些因素在他的预演当中,也就被忽略了其作用。
\n
在这盘棋上,每一枚棋子,其实都有他自己的思想。
\n
既然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怎么可能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完全按照他的预演去行动呢。
\n
比如护矿兵的不战而溃,不需要他授意,人性决定了他们必然不会卖力守矿。
\n
比如蓬州吴家的不配合,实则背后有着他一群贤内助的授意。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