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杨沅将凉山州金铜矿分利于地方大族,亦难免招揽人心之嫌。
\n
而今,杨沅对凉山州之乱仍旧持绥靖之心,而他经营潼川多年,在川峡地区党羽众多。
\n
朝廷发兵平叛,若有人阳奉阴违,推搪阻塞,恐会兵败,从而酿成大患。”
\n
赵惇到底是个十六岁的少年,被他这么一说,顿时慌了。
\n
“那么,黄卿以为,朕该怎么做?”
\n
黄旭道:“官家封沈虚中为兵马大元帅,节制潼川路、夔州路、成都路。
\n
以三路兵马、粮草,而伐凉山一州之地,足矣。
\n
所虑者,不外乎是兵将官员阳奉阴违,虚应其事。
\n
故而,请官家赐沈虚中天子剑,让他拥有可先斩后奏之权,如此方可保平叛之战,令行禁止。”
\n
“好,朕允了。”
\n
朝廷决定平叛的大政方针已经定了,加强一下沈虚中这个兵马大元帅的权威性是正常的。
\n
赵惇这点自决的事情还是敢做主的,便爽快答应下来。
\n
赵惇看看黄旭,欣然道:“卿公忠体国,一番苦心,朕尽知矣。
\n
朕已让吏部萧策之着手操办,不日就要颁诏,由卿担任户部尚书。
\n
黄卿,你要替朕,管好大宋的钱袋子啊。”
\n
黄旭长揖一礼,激动地道:“朕定殚精竭虑,效忠于官家,尽心于大宋。”
\n
语气稍稍一顿,黄旭又道:“臣还有一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