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上千号人马刚刚赶到。
\n
如果是商贾,这么多的人,那可比走丝绸之路的大队蕃商都要多了。
\n
不过你只要仔细看,就能明白,他们不是商贾。
\n
上千号人,有三成是官兵,另外七成则是匠人。
\n
从他们的穿着打扮,还有那满手的老茧,甚至一些人被铁溅伤、显得有些斑驳的面孔,都能看出来。
\n
这其中,很多似乎都是铁匠。
\n
“行啦,且在这儿歇息半日,待官船拨来再启行,分两船走。”
\n
押队的正将懒洋洋地吩咐一声,就被先期赶到码头上安排的士兵迎向一处酒旗飘扬的大酒楼。
\n
在这码头上,这算是最气派的一处酒家了。
\n
那些匠人们则被丢在码头上,自有管事的喊来码头做小食的,吩咐一人给他们一个馍,一碟咸菜。
\n
如果想吃点好的,那就自己掏钱。
\n
这些匠人们都是干体力活的,食量大,这么点吃的才塞塞牙缝,如何吃的饱?
\n
不见油水,他们更是肚里发慌,所以只得一边骂骂咧咧,一边自己掏钱买吃的。
\n
他们都是潼川路三台山上打造火器的匠人。
\n
沈虚中受命成为潼川路经略安抚使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向杨沅询问这些宝贝疙瘩的所在,全部进行了接收。
\n
只是京里派来护送的官兵,依旧还是以前的作派,对这些身份低贱的匠人,自然不当回事。
\n
可杨沅在时,可是把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