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太子苏蜀听着父皇的教导,他有了新的感悟。
\n
“父皇通过这个角度,观察藩属国的变化,儿臣也有一些感触。
\n
藩属国所在的地方,都是国君自己的选择。
\n
但有的藩属国资源丰富,例如赵国和楚国,有的藩属国资源贫瘠,例如祁国和越国。
\n
因为资源的不同,各国的发展速度也不一样。
\n
发展快的国家会变得傲慢,发展慢的国家会嫉妒。
\n
这自然造成国与国之间的矛盾。
\n
这个矛盾,还不是这些国家遇到最大的矛盾。
\n
所有表现出来的外因,最终都可以归咎为内因。
\n
这些国家之所以选择战争,那就是国内的发展出了问题。
\n
工业发展需要市场,藩属国的市场没有培养出来,工业发展缓慢。
\n
藩属国是由我们汉人建立。
\n
汉人与当地土著的冲突,也是极其严重的矛盾。
\n
正是因为这两个主要的矛盾,这才导致藩属国必须通过战争来重新洗牌。”
\n
太子苏蜀有这个感触,他主要想到自己的舅舅,郑王王仲策。
\n
王仲策作为帝国的第一任首相,帝国工业发展的奠基人之一。
\n
帝国工业从汉中起始到全国布局,全部经由王仲策之手来完成。
\n
郑国很早就认识到工业发展需要的市场,还有无法汉化土著可能导致的矛盾。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