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只是开始,崩盘的开始。
由于失去绝对威名,大象资本开始不受信任,很多投资者不再购买其股票,而其股票都被安克投资收走!
很多人也不再看着大象的名,去投有关股,于是,带动了一部分盘大跌。
其中,大象自己跌的最狠。
12月16日,大象创始人紧急回国,成立杭城君龙合伙,实际控制了大象旗下电商业务群和支付业务。
12月18日,大象资本宣布不再持有夏婵金融股票,两大救市行为,保住了大象集团基本盘。
12月20日,大象资本回购股票,发起私有化退市。
资本市场的血色十日
林天那轻描淡写的10%股权收购,如同投入资本深潭的一颗石子。起初只是涟漪,但很快,涟漪化作了吞噬一切的漩涡。
1. 信任崩塌:多米诺骨牌的起点
“安克入股大象资本?不是合作,是匕首!” 华尔街日报头版标题一针见血。市场解读清晰而冷酷:大象资本不再是那个说一不二、能主导行业的顶级掠食者。它被安克轻易地“标记”了,甚至被反向渗透。这种“绝对权威”光环的破灭,对依赖其信誉和光环的资本来说是致命的。
恐慌蔓延: 曾经追捧“大象概念股”的投资者开始疯狂出逃。大象资本自身的股票首当其冲,成为抛售的重灾区。令人窒息的是,市场上汹涌的抛盘,竟被一股强大而沉默的力量——安克投资部——悄然承接。安克如同潜行的巨鲸,在恐慌的血色浪涛中,不动声色地吞下每一滴带血的筹码。
连锁雪崩: “大象系”光环的褪色引发了更广泛的恐慌。那些与大象资本深度绑定、或曾被其投资版图紧密覆盖的中小型上市公司,股价如同被抽掉了脊梁骨,断崖式暴跌。恐慌情绪如同病毒般蔓延,“大象关联”从金字招牌瞬间沦为市场毒药,相关板块指数一片惨绿,哀鸿遍野。
2. 大象自救:断臂求生的悲歌
12月16日:君龙出世,切割核心: 远在海外的大象创始人火速归国,落地杭城。空气中弥漫着背水一战的硝烟味。仓促间,“杭城君龙合伙”宣告成立。这绝非开拓新局,而是壮士断腕——大象集团将旗下尚具活力、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 电商业务群和支付业务 紧急切割出来,注入君龙,试图在倾覆的母舰沉没前,保住这最后一块能漂浮的甲板。创始人亲自坐镇,只为证明这“诺亚方舟”的求生意志。
12月18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