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H1的实时良品率(99.97%)和日产量(85万片)。
中间是三家手机厂商旗舰机研发进度(均进入工程样机测试阶段)。
右边是星尘OS作战室的实时监控画面——王明正带着几个核心骨干在电子白板上疯狂演算,争论声几乎穿透屏幕。
一份来自陈嘉欣整理的《星尘OS Beta内部用户反馈摘要(前24小时)》放在桌上:
1. 致命伤(Top3):
特定金融/政务APP闪退(兼容层漏洞)
多任务切换高概率卡顿(内存管理策略缺陷)
UI框架响应迟滞/崩溃(UI引擎与驱动层耦合问题)
2. 亮点(Top3):
系统级AI助手(星尘OS版)体验远超安卓同类(流畅、自然、响应快)
过渡动画极其流畅顺滑(未崩溃时)
系统底层纯净无冗余(速度感来源)
3. 吐槽最狠:
“自带图标设计师是跟鹅厂借的吗?!”(UI设计)—— 反馈人:何欣(设备编号:HN001)
“耗电如尿崩!比测试版安卓还猛!”(待机优化)—— 反馈人:张强
“文件管理器反人类!”(基础应用体验)—— 反馈人:王哲
林天的目光在“反馈人:何欣”那条吐槽上停留了一瞬,嘴角似乎微不可察地弯了一下,随即恢复冷峻。他点开加密通讯:“徐菲。”
屏幕亮起,正在安克智能数据中心熬夜的徐菲立刻回应:“林总!” “星尘OS的AI融合做得不错,省电优化你们有方案吗?” “有!赵教授的‘惊蛰’电池团队和我们联合开发了一套‘伏羲’动态功耗管理模型,结合芯片级传感数据,能精准预测使用场景,动态调整CPU/GPU/NPU电压频率!模型已初步验证,正和安软对接嵌入!” “好。UI设计...让安软视觉组负责人明天一早滚到我办公室。”林天的语气平静,但“滚”字让旁边的苏晚晴都下意识站直了身体。 “明白!”徐菲立刻记录。
5楼·凌晨3点的“熔炉”会议室
烟雾缭绕(电子烟),咖啡罐堆积如山。王明领衔,连同UI框架、底层驱动、兼容层、硬件适配四个核心攻坚组的组长和骨干,如同打了一场硬仗的残兵,但眼神却亮得惊人。
白板上画着一个全新的、结构更清晰的UI渲染引擎架构图,关键路径上的阻塞点被打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