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第 27次对航天器表现出兴趣,建议增加太空主题早教'”
“这家人的育儿日常:别人玩积木,他们玩火箭模型(降维打击)”
……
展览结束后,一家三口去了记者会发布现场接受采访。
记者问凌玲:“之前您和祁原参加恋综时,您恋爱困难,和祁原结婚只是因为繁衍后代。现在,您还觉得和祁原的婚姻只是繁衍后代吗?”
"最初我确实认为婚姻是基因优化的最优解。"
她指尖轻触女儿抓着火箭模型的小手,"但祁原教会我,什么是夫妻情感。我们的婚姻就像双螺旋结构,基因配对是基础,情感共鸣才是维持稳定的氢键。”
祁原把自己做的模型展示给记者看:“根据模型显示,我们的契合度每增加 1%,女儿的开心指数就提升 0.73%。”
幼崽突然发出咿呀声,仿佛是在配合父亲的计算结果。
记者唇角抽了抽。
每个字都能听得懂,但结合在一起,怎么就这么让人难以理解呢?
记者嘴角勉强扯出一丝笑容,试图让话题回到大众能理解的范畴:“那...那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是怎么把这种科学理念融入到育儿里的呢?毕竟大多数家庭不会像你们这样,从婴儿时期就用数据衡量成长。”
凌玲轻柔地抚着女儿的发丝,认真说道:
“其实很简单,比如我们会根据她每次哭闹的时长、分贝,结合当时的环境温度、湿度,用算法分析她的需求。这并非冰冷的数字运算,而是更精准地给予她关爱。就像科研实验,精准把控每一个变量,才能得到最理想的结果。”
弹幕疯狂滚动:
“这育儿方式太高级了,我家孩子还在玩泥巴,人家已经在探索宇宙了!”
“突然觉得自己的童年白过了,原来婴儿时期就能这么卷。”
“虽然不太理解,但大受震撼,这孩子以后不得逆天啊!”
“这对夫妻是来改变人类育儿史的吧,开眼界了!”
记者清了清嗓子,继续问道:“那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你们有什么具体规划吗?是希望她延续你们的科研之路,还是有其他设想?”
凌玲和祁原对视一眼,眼神中满是对女儿未来的期许。
凌玲率先开口:“我们不会给她设限,但会为她提供最好的资源,无论是科学知识的启蒙,还是艺术、人文方面的熏陶。科研只是我们擅长的领域,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