龄跨度从十几岁到四十几岁都有。年龄小的,比如六美和七美,年龄大的,比如张瑞凤。
在粮店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张瑞凤已经充分认识到一个问题,文凭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文凭是万万不能的。没有文凭,你或许能有工作,但是以后要是想升迁,想调岗,都得看文化水平和学历。
夜校开学的第一天,教室里五分之四都是女同志。
大队领导班子都在。
颜桂香特意点了张瑞凤的名,问她:“为什么已经有工作了,端上铁饭碗了,还要来上夜校呢?”
张瑞凤说:“领导说了,学无止境,人就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我正是因为有了工作,才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要想把工作做好,还需要学习更多知识和文化。
我闺女也跟我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一个人不读书、没文化,她的机会就比比人少。有时候,就算机会来到她面前,她也抓不住。
打个比方,如果现在有工厂来招工,需要考核,你没文化、不识字,你能通过人家的考核吗?在有文化的人和没文化的人中间做选择,工厂肯定选有文化的。
所以,我哪怕已经有了工作,也还是要不断追求进步。长江后浪推前浪,如果我不学习、不进步,那可能就会被后来的同志取代了。
咱柳树屯既然给了我这个机会,我就要好好抓住。”
张瑞凤以前就上过扫盲班,差不多的字都能认识。在粮店没事干的时候就看报纸,思想水平和语言能力已经得到了大幅提升。
颜桂香啪啪鼓掌,“张瑞凤同志说的太好了!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这样的思想觉悟。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当你懂得了更多的知识和道理,你就会有更多的想法,你的眼界也会大不一样。”
还有人举手提问:“我之前就已经小学毕业了,我想拿初中毕业证,咱们夜校会办初中班吗?”
张光宗说道:“等咱们夜校的学生拿到了第一批小学毕业证,我们就开办初中班。”
他们大队连初中都能办,办个初中班怎么了?
就这样,柳树屯大队夜校正式开课了!
孙立伟和孙修伟对此兴致高涨。他们下了乡,除了干农活外,总算是有一些符合“知识分子”身份的事干了。他们很欣慰,觉得这件事更能体现他们的价值,哪怕他们白天依然需要下地劳动,也高兴得很。
没有合适的教材,就用报纸来代替。每天选取一篇报纸上的文章,除了国家政策,就是先进事迹,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