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有水稻、玉米、红薯、大豆、花生。
不过水稻、红薯还要过阵子才能种,现在已经种下去主要是玉米、大豆和花生。
经过走访,陆青枝决定先做玉米早期生长的农业知识科普。
用了两天时间,陆青枝写了一份小讲堂报告,交给了孟卫东:“孟哥,我想着咱们的社员平时要忙着上工,也没多少时间来公社开会,因此就想给大家做一个农业生产技术小讲堂,每天中午半个小时左右,您看怎么样?”
之所以给孟卫东而不是直接去找于兆,是因为当时这工作就是孟卫东交给她的。
而且孟卫东是农技站唯一一个农专毕业的,算是专业人才,在农技站地位仅次于站长于兆。
孟卫东很是意外,还没看报告先夸了陆青枝一番:“小陆,你这点子很不错嘛,我仔细看看,下午给你答复怎么样?”
陆青枝点头:“好,麻烦孟哥了。”
孟卫东忙完了手里头的事才想起这件事。
他拿报告仔细阅读了一番,这份报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玉米如何播种,从平整土地到播种方法、苗间距离都写得很详细,此外还例举了几种跟玉米互补的作物套种方法。
第二部分讲施肥。玉米种植过程中,缺少某种肥料会出现哪些症状,如何判断,如何追肥等等。
第三部分是讲玉米的病虫害,早期症状,如何判断,确定后怎么防治。
每一部分的语言都很平实简洁易懂,很多专业名词都换成了地方方言,没上过学的人都能听懂。
孟卫东拍案叫绝:“这小陆有点东西啊,罗社长眼光不错。”
短短几天就整理出这么一份全面的资料,她这几天应该没少加班看书。因为孟卫东看到好几种病虫害防治措施,都是去年县里发下来防治手册上记载的。
他高兴地将这报告拿去了于兆办公室:“你看看,小陆提议的,在咱们公社开展一个农业技术小讲堂的广播,我觉得这主意很不错。”
于兆挑眉,接过报告仔细看了起来,看完后他的态度也变了:“确实不错,这小同志对工作蛮认真负责的,可以让她试试。”
当天,于兆就去找公社领导商议了这事,领导同意将每天中午十二点半到一点的广播使用权交给农技站做农业知识科普工作。
孟卫东将广播站的钥匙递给陆青枝,笑道:“小陆,你这工作比我干得认真细致多了,方案已经得到了公社领导和站长的首肯,就从下周一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