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点小伎俩罢了。有时候,细节能成事也能坏事,关键是看懂得多少。”
秦烈脸上终于挂不住,恼怒地看了张泽浩一眼,但却无法反驳,只能强撑着冷哼一声。
张泽浩继续保持着淡定的微笑,随即走向了最后一件压轴的赝品——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秦先生,我想这件文稿才是你们最得意的宝贝吧?为了它,你们秦家可是一掷千金,拍下了八千万。”
听到“八千万”这个数字,周围的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一旁脸色很不好的秦元虎走进,不屑地说道:“怎么,难不成你还能找出颜真卿的书法有假?”
秦元虎拿出这幅字帖,“这可是颜真卿的真迹,历经千年流传至今。像这样的无价之宝,不是所有人都能得手的,不是吗,张先生?”
张泽浩缓缓地走向秦元虎手中的《祭侄文稿》,用平静的语气说道:“秦先生,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确实是稀世之宝。但古玩鉴定,讲究的是眼力和细节,有时仅凭一时冲动,可能会被一时的‘真迹’所迷惑。”
这话一出,立刻引起了周围人的好奇,现场的鉴定师和收藏家们纷纷上前凑近观摩,想看看张泽浩究竟想要指出什么端倪。
程老眉头紧锁,不满地说道:“小伙子,不要随意质疑!你知道,颜真卿的字迹一向被誉为‘颜体’,其刚劲有力、气势如虹,《祭侄文稿》更是千古名篇。连在场的我们这么多专业人士都没有看出问题,你凭什么质疑?”
秦烈冷笑一声:“张泽浩,我看你不过是嫉妒我得到了这件宝物,自己捡漏不成,就想故意挑刺儿吧。”
张泽浩并未被他们的质疑和嘲讽激怒,而是沉着冷静地反问道:“既然大家都相信这是真迹,那不妨仔细看一看,颜真卿的作品,尤其是《祭侄文稿》,应当具备哪些特征?”
说罢,他轻轻指了指手稿的上方,声音不大却充满自信:“首先,《祭侄文稿》最有名的一点,是颜真卿在书写时,因悲痛过度而产生的‘破锋’笔法,也就是在转折处产生了自然的断笔。这种断笔不是因为毛笔质量差,而是因为颜真卿写到悲痛之处,手不由自主地发抖,才会导致笔断。真正的《祭侄文稿》中,这些破锋细节遍布整幅作品。”
众人听闻,不禁纷纷凑上前仔细观察。
方腾名细细看了片刻,若有所思地说道:“确实,破锋是《祭侄文稿》中的重要标志,这种笔法处理得相当细腻,仿冒几乎不可能。可是……这幅字迹却少了几分那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