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爹娘和大哥大嫂不会嫌弃我在家当老姑娘的,是不是?”
之后,通过王勉传信,李丰年辗转反侧还是跟大哥和姐姐说了这事。
李丰收和李丰年当然都想弟弟不要错过这样一门好亲事。
于是就在热孝之中,仓促的给丰年定下了谢家这门亲事。
为了不让谢家觉得被轻视了,李云溪拿了很多她攒着压箱底的东西,给丰年当做定礼送去了谢家。
三年后,李家守孝一结束,不到半年就把等了李丰年三年,已经十九岁的谢蕴八抬大轿娶回了李家。
为此,李云溪专门去请的关镀大人的母亲关老夫人当得媒人,也算给李家抬抬份量,不至于说李丰年高攀谢家。
如今八年过去了,李丰年和谢蕴也孕育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夫妻俩恩爱非常,两人之中再无第三人,谢蕴也算没有嫁错人。
当时谢蕴等了三年结果借给了一个寒门出身的穷小子,不知道多少人等着看笑话呢。
如今呢?
李丰年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已经是正五品的大理寺左寺丞了,还给谢蕴请封了诰命,谢蕴在闺中的那些姐妹里已经是数得上的人了。
向来高门嫁女,低头娶妇,当初那些姑娘嫁的门第哪个不比她高,如今再看呢?
靠着家门自己能力不行也没用,当今是个喜欢有能力的人,管你门第多高也没用。
更别说门第高规矩重,小妾通房一大堆,谢蕴如今的生活,是她们做梦也想不来的。
李云溪在欢聚堂给弟弟一家接风洗尘。
如今她们都住在内城,李丰年早把当初的两进院换成了三进的,住他们一家四口带着十几个丫鬟仆妇足够了。
大哥一家为了照顾又扩大了的生意,不愿意搬进内城,就住在外城,不过他们也买了五进的院子,住的也很宽敞。
十二年的时间,改变了很多,也带走了很多。
娘家的祖父在五年前走了,沈家的老爷子更是三年前就走了。
公公婆婆也老了,公公已经没有精力在拿着工具做木活了,婆婆也不再每天出去找老姐妹聊天八卦了。
内城住了十几年,她们渐渐收敛了以前的习性,变成了内城这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老爷子,老夫人。
李云溪不想他们太过无聊,便把西花园给拆了,让他们种点瓜果蔬菜,养点鸡鸭鹅什么的,总之别闲着,在闲出毛病来。
等书瑶云帆大一点,也会让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