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他们虽然支持容青玹的奏章内容,但都没有公开表态。
\n
如今季贵妃正受宠,而三皇子刚大婚,要让景昭帝这个时候赶他去就藩是有难度的。
\n
立皇储一事则更难,因为这事可以说拖了有十多年之久了。
\n
排在三皇子之前的大皇子和二皇子都不是元后所出,他们的母妃的身份比季贵妃要低。
\n
尤其是大皇子,是宫女所出,景昭帝自然看不上。
\n
等到大皇子长到十岁时,大臣们开始按捺不住,纷纷上奏请景昭帝立太子。
\n
不过景昭帝以元后未生下孩子,万一生下了嫡子就乱套了,还有他当时也才二十多岁为由拒绝了。
\n
他的理由确实唬住了大臣们,在宫女所出的大皇子和正宫皇后所出的嫡子中,虽然祖宗规定有立嫡立长之说,但他们更倾向于立嫡的。
\n
还有就是,皇帝和皇后确实都还年轻,皇后完全有可能生下嫡子。
\n
这事便拖了下来,谁知后来元后不仅没有生下一儿半女,还薨了。
\n
于是立储之事又被提起,景昭帝还是拖着。
\n
后来景昭帝册立了继后,也就是现在的沈皇后。
\n
等沈皇后生下了生下十五皇子后,大臣们就又开始上书请皇帝立沈皇后所出的嫡子为太子了。
\n
不过那时的景昭帝很喜欢三皇子萧丰烨,又迟迟不肯立十五皇子为太子了。
\n
这次景昭帝给出的理由是十五皇子年幼,等长大一些。
\n
总之一个字,就是拖。
\n
可能是因为二皇子夭折了的先例,这些年来,大臣们虽时不时还是会上书请立太子,但也消停了许多,并未像以前那样疯狂上书了。
\n
当然,这也跟皇帝这些年来不断罢免那些大臣,或者直接把他们赶到旧都养老有关。
\n
鉴于景昭帝的这个态度,朝中大臣分成了两派。
\n
一派支持三皇子萧丰烨,另一派则支持正宫嫡出的十五皇子萧丰瑞。
\n
容青玹没有像上次一样,直接把奏章呈送到景昭帝的御案上,而是走了通政司。
\n
这样一来,她的这两封奏疏送上去,一日内就满朝皆知了。
\n
绝大多数朝臣对她的态度是佩服,还有就是惋惜。
\n
毕竟他们都知道景昭帝在这方面是很忌讳的,容青玹此举可以说是一下子触了两次逆鳞了。
\n
而容青玹上次在皇帝面前赚足了好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