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们此起彼伏的哭闹声交织在一起。
\n
内地的医生们脚步匆忙,在各个病床间来回穿梭,紧张有序地为患儿们诊断、治疗。
\n
这时,一个面色苍白如纸的6岁小男孩被推进了病房。
\n
负责接床的内地医生经过一番仔细检查这名小男孩,又结合门诊那边医生写的病历,以及孩子家长描述的症状,初步诊断为肠胃问题,导致腹泻、大便出血等等,需要住院观察。
\n
按照常规流程,他们迅速开出了诸如蒙脱石散等止泻药物,准备通过补液维持孩子体内电解质平衡。
\n
很快,办理入院。
\n
5个小时后,下午,任命为儿科主任的况从昕,下班前例行查房。
\n
(图·出自《星空下的仁医》)
\n
恰好挑中了这个小男孩。
\n
管床医生向他介绍了小男孩的病情。
\n
况从昕习惯性地接过孩子的病历,目光在各项检查结果上一一扫过,
\n
眉头皱起。
\n
感觉不太对。
\n
随后又专注地观察起小男孩的状态,只见小男孩虽虚弱,却时不时用小手捂住腹部,眉头紧皱,且嘴唇干裂,伴有脱水迹象……
\n
或许是况从昕的直觉,他感觉这体征、抽血数据不对,
\n
况从昕吩咐道:“给他做一下更加精细检查,包括粪便微生物培养、血清毒素筛查等……加个急……”
\n
管床医生:“啊?需要吗?”
\n&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