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神情,仿佛是在聆听天籁之音,又似在捕捉字里行间的微妙情感。
\n
随着朗读声起,一篇篇文章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它们在空气中流淌,化作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李清歌闭目倾听,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嘴角上扬,她的心灵仿佛与那些文字产生了共鸣,感受到了作者的喜怒哀乐。
\n
听完之后,她挑了几篇特别中意的文章,再对照白话译稿仔细复核。她的眼神锐利如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她的思维敏捷如电,迅速在脑海中构建起文章的框架与脉络。最终,她确定了状元和榜眼的人选——江世恒和林若薇为男女状元,钟元和许琳为男女榜眼。
\n
至于探的选拔,那就得另外安排面试了。探这个位置,特殊而引人注目,它要求的不仅仅是才华横溢,更得相貌堂堂。在众人眼中,状元或许是科举的巅峰,但探这个位置,却是无数学子心中的梦想。状元、榜眼主要看才华,但探就不同了,它要求的是才高八斗与风度翩翩的完美结合,两者缺一不可。
\n
就像历史上的李寻欢,才貌双全,成为了探的典范。还有《知否》里的林黛玉她爹,也是探出身,因此林黛玉才继承了那份才情与美貌。从古至今,人们都看重颜值,长得好看的人确实能占不少便宜。若是才貌双全,那简直就是人生赢家,前程似锦不说,连婚姻都是抢手货。
\n
就像《知否》里的盛老太太,她是勇毅侯的女儿,身份尊贵,却因看上了探郎的俊朗外貌,不顾家人反对,带着丰厚的嫁妆就嫁了。科举制度流传了上千年,探的前途往往比状元、榜眼还要好。即便皇帝自己不以外貌取人,但探郎娶了美貌的妻子,有了岳家的支持,仕途也是一帆风顺。历史上甚至还有皇帝本来点了状元,结果一看人家长得太好看了,直接改授探的例子。
\n
“探郎”这三个字,几乎就成了才貌双全的代名词。每当提起,都让人心生向往。不过话又说回来,世事无绝对。也有那种六元及第的奇才,他们的状元光环能直接盖过探。科举制度嘛,每个朝代都有点不一样,有的简单有的复杂。但无论如何变化,它都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