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李清歌说得有道理,但身为一国之君,他也有自己的苦衷。他害怕因为整治贪腐而背上恶名,更害怕大清王朝在他的手中走向衰败。
\n
“大清要是真到了你说的那个地步,迟早得完,我还想留点好名声给后世呢。”乾隆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苦涩,他抬头望向天花板,仿佛在那里能找到一丝安慰。
\n
李清歌忍不住笑了出来,但她的眼神里却满是坚定。她走上前几步,直视着乾隆的眼睛,语气既重又稳:“真正的明君,不是靠虚名来评判的,而是要看他对国家和百姓做了多少实事。历史书上写的,有时候也不一定全对,比如秦始皇,虽然被人骂成暴君,但他修长城、开灵渠、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和货币,这些功绩可是惠及了两千多年的后世啊。”
\n
她的声音在大殿里回荡,每一个字都像是敲打在乾隆的心上。乾隆看着她,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他开始思考,自己一直以来的追求是否真的有意义。
\n
李清歌继续说道:“您一直崇拜您的祖父康熙皇帝,也把他称为千古一帝。但您看看,康熙年间虽然前期治理得不错,可到了晚年吏治腐败,百姓生活困苦。您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一再纵容这些问题,结果给子孙后代留下了隐患。您自诩为‘圣祖’,生前精明,死后却留下这么多问题,这算是哪门子的圣明呢?”
\n
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激情与愤慨,仿佛要将所有的不满都倾诉出来。乾隆听着她的话,脸色变得越来越凝重。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纵容与姑息,确实给大清王朝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害。
\n
李清歌并没有停下,她继续说道:“您以康熙为榜样,想要把康乾盛世推向顶峰,可您有没有想过百姓的疾苦呢?康熙皇帝的儿子们就继承了他的这些弊端。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虽然斗兄弟、除贪腐、平叛乱,但后宫还有太后干政,他日夜操劳批阅奏章,最后累死了。您难道也想步他们的后尘吗?”
\n
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担忧与关切,仿佛是在为一个即将迷失方向的朋友指引道路。乾隆听着她的话,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感动。他开始意识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