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被乾隆寄予厚望的皇子,此刻正站在马车旁,身姿挺拔,如同一株经历风霜却依然坚韧的松树。他身穿一袭华贵的锦袍,衣袂随风轻轻飘动,俊朗的面容上挂着自信的微笑。他的心里明镜似的,清楚自己在父皇心中的特殊地位,那份几乎将他视为未来继承人的期许,让他既感到荣耀,也倍感压力。
\n
当乾隆问及治国之事时,永琪的精神瞬间焕发,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支撑着他。他站得笔直,声音洪亮,宛如山间清澈的溪流,潺潺流过心田:“大炎女王之所以能征服南方,主要是因为她武艺高强,带兵有方,真是难得一见的将才啊。”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对大炎女王李清歌军事才能的认可,但又不失客观的分析。
\n
他继续说道:“然而,打天下和治天下却是两码事。打仗需要武将的勇猛与果决,但治理国家则需文臣的智慧与谋略。大炎女王刚即位,便下令将全国的土地无偿分给百姓,这一举措虽然赢得了民心,却也在无形中得罪了那些文官和士绅们。”永琪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他深知文臣在治国中的重要性,也明白得罪他们的后果。
\n
乾隆闻言,眉头微微一皱,但随即又舒展开来,示意永琪继续说下去。他的心中何尝不明白,得罪文臣,就如同捅了马蜂窝一般,尤其是那些史官的笔杆子,轻轻一挥,便能在史册上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想当年,他的父亲雍正皇帝,在九子夺嫡中胜出,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却也因此得罪了不少文官和既得利益者,导致生前身后都被人议论纷纷。
\n
乾隆继位后,为了缓和与文官的关系,不得不废除了父亲的一些政策,这才逐渐赢得了名声。然而,他深知,康乾盛世的辉煌,其实很大程度上是雍正打下的基础。但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文官们在撰写历史时,往往将康熙、乾隆描绘得美名远扬,而雍正却被忽视,成了配角。
\n
永琪见乾隆在听,便继续说道:“大炎女王性格刚烈,喜欢打仗,是个穷兵黩武的君主。打仗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而南方这些年又洪灾不断,老百姓的日子都不好过,国家财政也紧张得很。大炎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强大,但实际上已经是外强中干了。”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