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决定不再草率行事,一定要公正处理这件事情,不能让外邦看笑话。
\n
“我已经大致了解了情况。”他自言自语般地对李清歌说了一声,然后示意小太监摆驾回宫。他的心绪纷乱,需要好好整理一下思路。他走在长长的走廊上,脚步沉重而坚定,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历史的脉搏上。
\n
李清歌生平第一次失去了躺平的心态。对于倭国的事情,即便是她这样咸鱼性格的人,也想知道最终的结果。她站在朝堂之外,目光坚定地望着那扇紧闭的大门,仿佛要将所有的忧虑和期待都凝聚在那一点上。
\n
第二天早朝,李清歌早早地就到了。她不是来探听消息的,而是想亲眼目睹李世民如何处理这件事。她坐在朝堂的一侧,目光炯炯地望着李世民,仿佛要用眼神传递出自己的期待和信任。
\n
李世民为了审理此案,特意召见了京兆尹。“微臣王守志叩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京兆尹王守志初登朝堂,惶恐地跪倒在地。按他的品级,本不该列席此等重要的场合,但李世民为了表明对此案的重视,特意将他召来。
\n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下方的群臣。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王守志,你身为京兆尹,为何对此等恶行拖延不报?你可知,这关乎我大唐的尊严和百姓的安危?”
\n
王守志浑身一颤,额头上的冷汗涔涔而下。他哆嗦着嘴唇,想要辩解,却发现自己无言以对。他知道,自己这次是真的惹怒了皇上,惹怒了这位一向以仁政著称的明君。
\n
李世民看着王守志的窘态,心中涌起一股怒火。他猛地一拍龙椅的扶手,怒声道:“来人啊!将王守志押入天牢,待朕查明真相后,再作处置!”他的声音响彻朝堂,震得群臣心头一颤。他们知道,这次皇上是真的动怒了。
\n
李清歌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她既为李世民的果断和威严所折服,又为那些受苦的百姓感到痛心。她知道,这场风波才刚刚开始,而结果,将关乎大唐的命运和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