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应了那句老话:风光时有人陪,落魄时没人理。
\n
曾对李家笑脸相迎的一帮子人,如今往往是落井下石最狠毒的。
\n
为此,李建国夫妻俩忧愁了很长一段时间,生怕家里的独苗苗摊上这样的人生污点以后开不到亲,没人愿意嫁给他。
\n
田润娥倒是幻想过和陈家就此结为姻亲。
\n
但结果可想而知啊,她才将将试探着开口就被陈子矜母亲冷个脸拒绝了。一点都不顾及曾经是好朋友的情谊。
\n
事实再次证明,穷是可悲的。
\n
打这以后,原本爱同邻里走动的田润娥很少再串门,也不愿意多和别人说话。
\n
因为此事,年少时期的李恒一度把这视为重大耻辱,抱怨上了陈家。
\n
后来他想明白了,陈家当时不愿意把美若天仙的大女儿嫁给自己是有道理的。
\n
他老李家的顶梁柱李建国垮了,成了药罐子,是一个需要妻子下田劳作养活的废物。
\n
而家里还有两个读书的拖油瓶,大女儿时不时还挺个大肚子来娘家打秋风,又没有得力的亲戚帮衬一把,一家人温饱都成问题。试问哪个过日子人家敢沾惹上这样的亲家?
\n
陈家把女儿嫁到这样的家庭能有什么指望?
\n
何况他还损害了陈子矜的名节。要知道这可是牵手都会脸红的年代啊,陈家人能对他有好脸色就怪了。
\n
更何况陈家已经今非昔比,辉煌发达了,凭什么还把女儿嫁给他?
\n
多年以后,李恒曾在随笔中这样写道:自己的故事,一出生便是高潮,其后才是漫长的铺垫。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