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深受广大读者拥戴,但它并没有获得一个具有含金量的奖项,这是一件憾事。
\n
希望《白鹿原》和《文化苦旅》能改变这个状况。
\n
尤其是《白鹿原》,老师在言语之中透露出,准备让它冲击下一届茅盾文学奖。”
\n
对于《白鹿原》冲击矛盾文学奖项么,李恒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但也不敢保证一帆风顺,目前作协那位就很不喜欢它,隔三差五在报纸上发表批判它的文章,让他比较烦躁。
\n
关于文学奖项,廖主编的期待似乎比李恒本人还大、比他更渴望,言下之意就是:《收获》杂志需要文学奖项来证明,李恒更需要奖项来稳固在文坛的地位。
\n
书房没有外人,两人很多话题都百无禁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聊得嗨起时,还会对着作协那位喷几句。
\n
说什么尸位素餐啊,懂不懂什么叫文学啊,这类话语他还是第一次从温文尔雅的师哥嘴里听到。
\n
两人这一聊就聊了两个多小时,最后要散场下一楼吃饭时,廖主编又记起一件事:
\n
“哦,对了,师弟,有个导演想把《活着》拍成电影,对方把信寄到了我办公室,你有没有意愿?”
\n
李恒问:“谁?”
\n
廖主编说:“张一谋。”
\n
李恒心说果然是他,一猜就是他,“对方愿意支付多少版权费?”
\n
廖主编笑了,心道师弟还是那师弟啊,果真是没变,还是那么爱钱,张口闭口就是钱,“对方没在信里说钱的事情,只是初步征询我们的想法,说我们同意的话,人家会带着诚意过来亲自面谈。”
\n
李恒张嘴就来:“电影版权低于20万免谈。”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